【顺时而为 因食而育】
一品
“春”滋味
——省文旅幼美味食堂之“立春”系列菜品上线
二月,本学期的食育课程全面启动啦!省文旅幼坚持每学期的食育课程与主题活动相融,与节气、季节相连接来生成一系列丰富、有趣的食育活动。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春天吃什么好呢?《黄帝内经》中说要“食岁谷”,意思是:要吃时令的食物。因此,本期特别推送来自省文旅幼扑鼻而来的“春之味”——“立春”系列食谱及食育活动。
绿意盎然,万物复苏。
四季之始,如约而至。
1
唤醒舌尖上的春味
天地万物,随四季更替,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作和生活的一套独特系统,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生活智慧的体现。时至今日,中国人持续以节气饮食安顿身心健康,顺天应时,在大地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生生不息。因此,省文旅幼保健医们也顺时而为创生出了一系列营养、美味的“二十四节气”菜谱。
立春、雨水节气过后,虽然天气还不是很暖和,但已到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光是各种植物都纷纷回春,同时也是孩子生长的好时节。春天的食物相对来说更加的鲜嫩、营养,因此,我园保健医推荐以下食谱均能在初春给孩子带来营养上的补充,还能带给孩子一些春之味的喜悦和滋养。
向上滑动阅览部分“春季”食谱推荐
芦笋鲜蔬三文鱼——芦笋有清热解毒、生津利水的功效,三文鱼有补虚劳、健脾胃、暖胃和中的功能,加上紫甘蓝、彩椒等蔬菜炒制,色香味俱全。
炒合菜——韭菜口感鲜嫩,甘美无渣,搭配卷心菜、鸡蛋、粉丝等原料,尚有健胃、提神、保暖的功效。
荷兰豆炒牛肉粒——荷兰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搭配牛肉炒制,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清肠防止便秘。
猪肝瘦肉三鲜汤——中医认为香菜避一切不正之气,散风寒、发热头痛,消谷食停滞,顺二便,去目翳,益发痘疹。猪肝搭配各种菌菇,辅佐香菜,能补充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及钙、铁、磷、镁等矿物质。
荸荠鲜肉包——荸荠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可以清热化痰、润肠通便、抑制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病菌,将它与猪肉剁馅制作成包子,味道清甜爽脆,还可以起到清热化痰、利尿排毒、润肠通便、消食化积等作用。
本次食谱推荐出自省文旅幼窑岭园保健医 曹霞
好吃!美味!
2
邂逅文旅幼的春天
幼儿期是塑造孩子膳食习惯的关键期,幼儿期的膳食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膳食习惯和生长发育。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应当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饮食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以多种方式融合于幼儿园的五大领域并渗透于幼儿日常活动中。那么,幼儿园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开展食育活动呢?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活动:制作春饼
家园活动:春天里的蔬菜
春日美食
家长助教活动:炸春卷
春卷,又称春饼、薄饼,是中国民间节日传统食品,流行于中国各地,江南等地尤盛。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立春之日,人们将“春的生机”包进食物里,咬上一口酥脆鲜爽,唤醒一整个春天的味蕾。
煎春饼
春日品茶
幼儿在“品春茶”食育活动中,学会自我健康管理,并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获得自我健康管理的知识,关注自我身体在各季节中的变化,了解相应食材的基本功效,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将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春日寻春
春天在哪里呢?
春天挂在树梢上,
藏在嫩芽里...
春日识“菌”
春日“食艺”
创意美食
家园协作
春日之花
春日拓印
春日浅染
顺时而为 因食而育
四季更迭,万物有律
返本溯源,因季而食
自然节气,生活美食
休戚相关,寓教其中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二十四节气”科普小知识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每年公历2月3-5日,就到了“立春”节气,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春天从这一天就开始了,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着在立春这天进行拜神祭祖、纳福祈岁、除旧迎新等活动。
雨水,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极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正处在数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归。雨水相关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文字、素材|魏湘子、曹霞
图片| 各分园教师
初审|张琼芳
复审| 李晴
审批| 肖首珍